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 马德平
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间内, 教师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采取设悬念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有悬念的问题产生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巧设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想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国王慷慨地、开心地答应了宗师的请求。”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提问学生:“这位国王能满足宗师的请求吗?”教师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促使学生,并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教师也可以顺利导入新课。
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幽默的数学用语与学生交流互动,不仅能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实质,也能增强数学课堂的感染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幽默,讲课方式要风趣而睿智,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时能切中问题要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不过,教师要注意幽默的教学语言不是给学生讲笑话,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接收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答疑,消除学生对数学、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概率”一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如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基本知识体系,在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后,引出具体问题,如怎样建立分球入盒的数学模型,这时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元芳,你怎么看?”学生一般会哈哈大笑。此时,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分析问题,主动探讨有关古典概型的深层次内容,如等可能性、有限性、加法原理以及乘法原理等。为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持续学习,教师也可在与学生讨论时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幽默的数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热情,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
三、渗透数学思想,提升逻辑思维
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 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促使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数学教学时,需要着重于摒弃传统教学观念, 重视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实践能力培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思想良好的渗透进所讲述的课程中。在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 应重视引导其对各种数学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明晰以及掌握, 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答过程中,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以及效率提升。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过程中, 教师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法, 利用绘制函数图像的方式, 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使得学生可以更全面以及深入的理解数学问题, 更好的掌握各种公式的含义以及运用方法, 对加深其对所学习课堂知识的印象以及更好的掌握教师所讲述知识具有积极意义。再如学习《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一课时, 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应用分类讨论法的方式, 对相关数学问题中的所有函数图像相互对比, 统一讨论, 并可以通过在讨论过程中结合数形结合法以及类比法的方式, 将数学思想有效渗透进问题解答过程中, 有利于使得学生从更客观的角度, 全方位的分析以及解答问题。
四、借助现代技术,融会贯通知识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逻辑性较强,很多知识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多媒体课件可及时复习,防止遗忘。多媒体课件除了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外,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够节约课堂的教学时间,向学生“释放”出更多的知识内容。要想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教师就可以好好地利用好这一优点。这里所说的将课堂内容最大化,并不是说向学生填塞一些他们根本吸收不了的知识,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承载量大的特点,对一些旧知识及时地进行复习。
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旧知识点在课前或者是上课几分钟内复习一遍,有时能够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有时则能够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就算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单元,如《解三角形》和《数列》这两个单元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但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把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点与规律简单地总结出来,尽管这些知识和学生仅有“一面之缘”,也是能够唤起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回忆的。又如,在研究《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这两个章节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将这两章节的内容连接起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及时复习更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
总之,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有效性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重点激发学生兴趣,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并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