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人生》中刘巧珍的人生悲剧
◎ 邹瑞 杨斌
摘要:路遥的作品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经过时间的见证发现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尤其是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着重从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刘巧珍着手,从其自信与自卑、守旧与追新的矛盾性格探讨她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路遥;刘巧珍;矛盾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1]经过时间的见证,我们发现陕西作家路遥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们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更吸引了很多知名学者的眼球。这一现象正好验证了他自己的话:“对于作家来讲,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2] 本文着重从性格方面《对人生》中和“高加林旗鼓相当的一个人物形象—刘巧珍”[3]进行论述,目的在于挖掘路遥《人生》中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一)自信与自卑的冲突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农村女子的刘巧珍她非常的自信。她的自信来源于“一般农村女子比不上的俊,比不上的漂亮。她拥有充满热烈情感的生动脸庞,白杨树一般苗条的身材,甜美而嘹亮又带有一点野味的歌声,仅不土气也不俗气的装束。”[4]她的自信也在于她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她果断而又坚决地拒绝了快把她家门槛踏断的提亲人。她明白自己的想法,“她打心眼里不愿意找呆在公社的一般干部,也不想找从农村出去的国家正式工人。”[5]偏偏这类人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却是她择偶的最佳人选,被赋予“头梢子”、“盖满川”等称号的她没有随波逐流,她没有理会众人的不理解,完全按照自我内心标准去选择。高加林的出现正好是刘巧珍人生的转折点,她疯狂的爱上了这个在她眼中的文化人。“她喜欢高加林那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哩!再说了,他又爱讲卫生,衣服不管新旧,常穿的干干净净,浑身的香皂味!”[6]在别人眼里,像高加林这样的男人应该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尤其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根本不敢去想的人物。可是刘巧珍这个自信又简单的女孩子偏偏爱他爱得热烈,爱的发了疯。“她爱他潇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那处处表现出来得大男子气质。她认为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她讨厌男人身上的女人气。”[7]尤其是当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到村里以后,她高兴得几乎发了疯。她谋算着高加林当了农民,将来找个农村户口的姑娘,她非常有信心地让他爱上她。
毋庸置疑的是她在拥有自信的时候,内心深处又满怀自卑,自卑感时时笼罩着她。自信和自卑始终纠缠着她,冲撞着她的内心世界。哪怕是在幻想和高加林在一起玩耍的情景中,自卑感也会突然向她袭来,狠狠地刺伤她。虽然上述种种举动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但它却正是刘巧珍对高加林实实在在的爱情,在深爱的人面前,她自卑到连头都不敢往起抬,甚至就为了看他一眼,她都要做一次周密的计划。这些都是她自卑心理的强烈表现,自信与自卑的交织使得她总是以最低的姿态出现在爱人面前.
(二)守旧与追新的冲突
刘巧珍这个女性人物形象是传统女性美的典型代表,所有可以用来描述传统淑女的词汇比如美丽,聪颖,善良,温柔,贤惠皆可以加在她的身上。她继承传统的风俗礼仪,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尊大爱小。“ 对待爱情一往情深,掏心掏肺的对高加林好,即使遭了冷遇,也依然用火一样的热情烘焙他们的爱情。她明白这个拥有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男人如果局限于农村这个狭小、闭塞、落后的空间将会是多么的不甘心。但是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她,那些被奉为经典的伦理道德中的奉献精神在她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让她明白自己不能拖他的后腿,她只有屈从于做他幕后的支持者,站在远处的角落里望着他,默默地等待着他的回归。
然而刘巧珍在传统的爱情道德行走中又不乏对新的生活的追求。她追求婚姻自由与人格独立,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婚姻模式,或许选择和她一样没有文化但是心眼又活的庄稼人马栓从一开始就是她最好的归宿,和马拴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相对而言比较多,因为马栓追求的是传统的生活模式,而巧珍又是传统女性的代言人。所以刘巧珍就不会遭到马栓的抛弃,也不会最终因为高加林的负心而承受巨大的痛苦。
以上就是刘巧珍内心深处守旧与追新之间的矛盾。她一方面用旧有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用传统的爱情观来框定自己,用保守的道德绳索来束缚自己,一方面却又追求具有现代文明象征的爱情自由与婚姻民主。她一方面想要冲破传统的束缚,一方面却又恪守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她始终在想要突破旧有的传统文化与终究无法突破的矛盾中挣扎。
参考文献;
[1]罗丹.艺术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路遥.路遥文集[M].在矛盾文学颁奖仪式上的致辞[A].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612.
[3]路遥.路遥文集[M].关于人生的对话[A].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628.
[4][5][6][7]路遥.路遥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45;28;29;31;115;636;142.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第六小学)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白湾子镇学校)